2023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新技术如何缓解续航里程焦虑
imtoken 2025年1月11日 08:05:04 imtoken官网 15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共同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尽管如此,部分消费者对市场渗透率存有疑虑。但关于续航能力的担忧已显著减轻,这主要得益于众多技术的助力。
电池与车身融合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中,CTB/CTC/CIIC技术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些技术实现了动力电池与车身在硬件上的紧密结合。以CIIC为例,它将众多部件集成到底盘。宁德时代在一体化智能底盘技术领域表现优异,这一技术不仅实现了动力域的融合,还降低了中间环节的能耗和重量,从而增加了续航里程,这一点在多次实际测试和研发中得到了验证。此外,这种融合技术也为车型快速开发提供了基础,众多汽车制造商正尝试采用这一技术。
这种技术的融合,主要优势在于增加了车辆的行驶距离。其工作原理是将车辆的地板设计成动力电池的一部分,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能量损失。这种设计对于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至关重要。
热管理技术
新能源车的发展离不开热管理技术的支持。若想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空调制热所消耗的能源不可忽视。以PTC方案为例,虽然其制热迅速,但能耗却相当高。以每百公里耗电15kWh为标准,每消耗2kWh电能,续航里程就会减少13公里。相较之下,热泵空调具有显著优势。据数据显示,若用热泵空调替代PTC来满足加热需求,能耗可减少54%至79%。此外,二氧化碳作为空调冷媒技术的应用,在温度升至-10℃以上时,切换至高效热泵,能有效减少空调制热能耗,进而提升续航能力。
800V高压平台
提及800V高压系统,人们常将其与快速充电联系在一起。然而,其优势远不止于此。实际上,它在降低能耗方面表现卓越。在高压环境下,车内众多耗电部件运作效率更高,从而显著减少能耗。高电压还使得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降低。这不仅减少了充电所需时间,还减少了动力输出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众多汽车制造商因其吸引力而纷纷采用这项技术,消费者也因其诸多优点而对其配置表示认可。这一结论是在对众多新能源汽车进行电流和电压等方面的测试后得出的。
一体化压铸技术
车身一体化压铸技术正向大型化迈进。这项技术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提升车辆的整体质量,显著减少产品制造时间,并确保车内空间的密封效果。例如,小鹏X9的后地板就使用了12000吨级的一体化压铸技术。这种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和车身耐久性,还减轻了车身重量,实现了汽车的轻量化。车身重量减轻直接导致能耗减少,为续航里程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在实际行驶中的燃油消耗和续航表现中得到了验证。
多合一电驱系统
新能源汽车领域得益于多合一电驱系统,贡献显著。该系统将多种功能汇聚一身。具体来看,它将分散的电驱部件集中整合。这种整合有效降低了部件间的能量损失,提升了能量传输的效率。调查结果显示,搭载此系统的汽车在行驶相同距离时,电池电量消耗有所降低,从而增强了汽车的续航能力。此外,整合还节省了车内空间,使空间利用更为合理,这对提升续航能力也有积极作用。
零部件协同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各个部件相互协作,共同进步。从车辆底部到空调系统,从高压设备到车身制造,再到驱动系统,它们的目标都是增加车辆的行驶距离。比如,若电池与车身未能良好结合,即便空调系统再先进,续航能力的提升也是有限的。因此,汽车制造商在研发过程中需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和部件有效结合。零部件供应商也需根据制造商的具体需求提供适配的产品。不同地区的制造商还需应对各自独特的道路状况和气候条件,例如,北方寒冷地区对热管理和电池续航的要求更为严格,而南方地区对空调能耗的需求相对较低。这便要求各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能否完全消除续航方面的担忧,你有何看法?欢迎留下你的见解,并为这篇文章点赞、转发。